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脊髓缺血性二次瘫痪与脊髓血流量
引用本文:杨恒文,胡文辉,廖维宏.脊髓缺血性二次瘫痪与脊髓血流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5).
作者姓名:杨恒文  胡文辉  廖维宏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三研究室
摘    要:目的:观察脊髓缺血后二次瘫痪与脊髓血流量(SCBF)的关系。方法:以清醒兔肾下主动脉(IRA)阻断致腰骶段脊髓缺血为实验模型,采用氢气清除法观测脊髓灰质和白质血流量(gSCBF和wSCBF)及Tarlov六级分类法观测脊髓功能变化。结果:IRA阻断平均34s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消失,55s双下肢感觉功能消失;缺血20min再灌流后1~3h内87%动物的双下肢功能恢复,但再灌流17~26h出现二次瘫痪。IRA阻断后股动脉血压由11.3~16.6kPa降至2.62kPa以下,L6的gSCBF由(51.94±13)ml100g-1min-1降至(5.86±6.0)ml100g-1min-1,L6的wSCBF由(35.80±7.0)ml100g-1min-1降至(6.7±8.0)ml100g-1min-1;缺血20min再灌流即刻(15min)股动脉血压和L6SCBF恢复正常,但再灌流1、3和24hL6的gSCBF和wSCBF与缺血前相比显著下降,再灌流48hL6wSCBF仍显著下降;但T10的gSCBF和wSCBF在缺血期和再灌流不同时间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提示兔脊髓缺血性二次瘫痪可能与继发性SCBF下降有关。

关 键 词:脊髓  缺血损伤  脊髓血流量  脊髓功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