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化痰止眩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邓颖,袁昌文,张秋池.化痰止眩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7):68-,104.
作者姓名:邓颖  袁昌文  张秋池
作者单位:;1.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
摘    要: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加减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及入选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化痰止眩汤,对照组予倍他司汀治疗。分别于就诊时、治疗第14天进行眩晕程度评定;超声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测定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及血小板α颗粒蛋白140(GMP-140)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DHI-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基底动脉、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GMP-140水平有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GMP-140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眩汤可改善后循环缺血属痰瘀阻络型患者的眩晕症状、脑部血流速度及抑制其血小板活化。

关 键 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化痰止眩汤  疗效观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