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初始无应答"与"初始治疗失败"
引用本文:于乐成,侯金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初始无应答"与"初始治疗失败"[J].肝脏,2007,12(5):345-345.
作者姓名:于乐成  侯金林
作者单位:1. 510515,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南京军区肝病研究所
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广州,510515
摘    要:有效的核苷(酸)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至少可使病毒载量下降2log10拷贝/ml以上。治疗12~24周后,达不到1~2log10称为治疗无效或无应答。我们认为界定是否为初治无效或无应答,以12周为宜,如果12周无任何疗效,就应考虑改用或加用其他核苷类药物。从文献中对治疗无效的不同定义表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共识,有待国际和国内学者打成共识。至于"初始"的称谓,以"初治无效"或"初治无应答"较合于汉语的表述。

关 键 词: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失败  无应答  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药物  病毒载量  初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