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硝基唑类放射增敏剂作用机理与研发进展
引用本文:吴建龙,李伯南,郭军华.硝基唑类放射增敏剂作用机理与研发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6,8(3):196-199.
作者姓名:吴建龙  李伯南  郭军华
作者单位:1.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临床药理室,北京,100039;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518035
2.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518035
3.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临床药理室,北京,100039
摘    要:自英国Adams在1963年通过筛选大量肿瘤放射增敏药物后提出放射增敏的亲电子理论以来,对硝基唑类肿瘤放射增敏药物及其相关作用机理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已开发出米索硝唑(misonidazole,MISO)等10多个药物进行研究,其中不少药物已进行Ⅲ期临床试验。但是多个此类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遗憾,两次meta分析表明这些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仅在部分恶性肿瘤病人获得较好效果,且还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只有甘氨双唑钠(商品名:莱美欣)在中国上市,并取得较好的放射治疗增敏效果。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放射增敏剂的概念已经扩展为涵盖多领域的辐射化学修饰剂。对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因素也有了新的认识,除了细胞微环境,DNA损伤,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等,一些新发现如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抑制P53引起的双重作用将影响传统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理研究和药物研发。

关 键 词:放射增敏剂  机理研究  对硝基  研发进展  唑类  Ⅲ期临床试验  内皮细胞凋亡  肿瘤分子生物学  增敏药物  肿瘤放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