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经弹力酶和胶原酶联合处理的动脉瘤模型
引用本文:杨新健,李岩,赵文治,吴中学,张彦芳,张晓龙,丁光宏.经弹力酶和胶原酶联合处理的动脉瘤模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5):372-374.
作者姓名:杨新健  李岩  赵文治  吴中学  张彦芳  张晓龙  丁光宏
作者单位:1. 100050,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3. 复旦大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2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会(30200289),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H020820950130)
摘    要:目的 试图建立形态、病理和行为表现都更加逼真的顶端动脉瘤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大白兔8只,将双侧颈总动脉显微吻合重建成为类似于基底动脉顶端的形态,将经过弹力酶和胶原酶处理的动脉段移植到动脉弓的顶端,形成顶端动脉瘤模型。分别于动脉瘤建立后即刻和2周后测量动脉瘤的直径,并于2周后取出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进行病理研究。结果 共制作顶端动脉瘤模型8个,1枚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24h破裂,1个动脉瘤术后2周破裂。动脉瘤由早期的平均直径(2.0±10.21)mm(n=8)生长到2周后(3.12±0.50)mm(n=6),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2周后的动脉瘤壁明显薄弱,病理检查发现动脉瘤壁厚度不足正常动脉的1/5,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弹力纤维染色和胶原纤维染色显示瘤壁的弹力层和胶原纤维明显减少或消失,仅由薄层的结缔组织构成。结论 移植弹力酶和胶原酶联合处理后的动脉段所建立的顶端动脉瘤动物模型,具有自发生长、破裂的行为表现,形态和病理上与临床动脉瘤更加相似。

关 键 词:动脉瘤  弹力酶  胶原酶  联合处理  病理  行为  神经外科
修稿时间:2003年7月28日

Aneurysmal models treated with both elastase and collagenase
YANG Xin-jian,LI Yon,ZHAO Wen-zhi,et al..Aneurysmal models treated with both elastase and collagenase[J].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03,19(5):372-374.
Authors:YANG Xin-jian  LI Yon  ZHAO Wen-zhi  
Institution:YANG Xin-jian,LI Yon,ZHAO Wen-zhi,et al. Beijing Neurosurgical Institute,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
Keywords:Aneurysm  Model  Neurosurger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