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现实生活和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酒香可以勾起酒精成瘾者强烈的饮酒欲望和冲动,白花花的粉末状物质或注射针头可以唤起吸毒病人对海洛因急迫的用药想法和渴求。这种对成瘾性物质需求敏感性的增加,实际上就是滥用药物动机的增强,即药物滥用动机敏化(motivation sensitization)。在动物上,则表现为对药物诱导的行为反应性明显增强(如海洛因、吗啡诱导大、小鼠的高活动性),即行为敏化(behavioral sensitization)。行为敏化与药物成瘾的某些特征(如强迫性用药、觅药行为),尤其是,与长时间停药后的复吸行为密切相关,是药物成瘾动物的重要行为特征之一。因此,作为研究药物成瘾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一种动物模型,行为敏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课题组率先建立了单针吗啡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模型,发现吗啡预处理后,存在3~4 d的孵育阶段,可以促进短暂的药理作用向长时程的行为效应转化。单针吗啡给药所诱导的小鼠外在行为的改变具有持续时间长(至少21 d)、行为反应明显、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的特点。在此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单针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单针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的形成涉及到新的基因转录、新的蛋白合成,以及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改变。单针吗啡诱导行为敏化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两个期:易损期和稳定期。Hsp70在单针吗啡诱导行为敏化形成过程中的易损期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本课题组已取得的实验数据和相关研究资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即分子伴侣介导阿片成瘾(molecular chaperone-mediated opioid addic-tion)理论。介导神经/行为可塑性可能是分子伴侣Hsp70一个新的生理功能。当然,分子伴侣介导短暂药理作用(单针给药)与长时程行为改变(行为敏化)的分子药理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