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视盘毛细血管瘤
引用本文:周才喜,张武林,李瑞峰,刘志强,李彬,李增芹.视盘毛细血管瘤[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6):599-602.
作者姓名:周才喜  张武林  李瑞峰  刘志强  李彬  李增芹
作者单位:054001,邢台,河北邢台眼科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视盘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其光凝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3例14眼视盘毛细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6眼接受了激光光凝治疗。光凝方法是应用’YAG倍频、氩绿、氪黄绿激光直接密集光凝血管瘤体及其边缘,以出现灰色或灰白色反应为准,原则上采取长时间、低能量多次光凝。开始时每周一次,2~3次后,依据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情况随时追加光凝,直至瘤体萎缩、渗漏停止。合并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者,同时光凝。结果13例14眼中7例合并有视网膜毛细血管瘤,2例有家族史,1例属Von Hippel—Lindau病。在6~54个月的随访中,12眼瘤体周围视网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及渗出,4眼继发了视网膜脱离,5眼视力在0.02及以下。2眼失明。其中接受光凝治疗的5例6眼中,2例3眼因故中途终止治疗;3例3眼坚持治疗者,最终血管瘤萎缩,渗漏停止,但视力均显著下降,1眼瘤体位于视盘鼻侧者视力稳定在0.3,另2眼瘤体位于偏颞侧者,视力分别为0.02和CF/5cm,随访(48~54)个月没有变化。结论视盘毛细血管瘤是先天性疾病,其发病年龄多在10~40岁,属Von Hipple病一部分,呈慢性进展,预后极差,积极治疗很有必要。激光光凝疗效确切,但光凝时机及参数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 键 词:视盘毛细血管瘤  视网膜毛细血管瘤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Lindau病  激光光凝治疗  Hippel  回顾性分析  氪黄绿激光  视网膜脱离  先天性疾病  临床特征  临床资料  光凝方法  每周一次  不同程度  终止治疗  发病年龄  慢性进展  积极治疗
修稿时间:2004年9月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