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脊柱节段运动范围及有关参数变化的相关评价
引用本文:徐义春,刘尚礼,黄东生,沈慧勇,李春海,马若凡.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脊柱节段运动范围及有关参数变化的相关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94-7296.
作者姓名:徐义春  刘尚礼  黄东生  沈慧勇  李春海  马若凡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63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广东省广州市510120
摘    要:背景:由于生理老化和病理损害,常导致椎间盘破坏,而椎间盘是脊柱运动功能单位中最关键的结构,其破坏后不但可引起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还将引起脊柱的生物力学紊乱,因此最好是重建椎间盘,即可治疗椎间盘疾病,又能部分恢复椎间盘的功能。目的: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相应脊柱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有关解剖参数的变化。设计:前后对照研究。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对象:1999-02/2002-06中山大学附属二院确诊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34例,41个椎间盘进行了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均按要求完成了研究全过程。方法:所有的患者均在气管内麻醉下行腹直肌旁切口经腹膜外入路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采用德国Link公司生产的SB ChariteⅢ型人工腰椎间盘,并进行相关评价。主要结局观察:①患者术后的脊柱运动节段的稳定性、椎间关节的活动范围、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面积的变化。②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单节段置换L3-4例,L4~5 18例,L5S1 7例;双节段置换L3~4和L4~5 1例,L4~5合并L5S1 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总优良率90%。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4例,术后腰椎动力位摄片证实手术节段椎体间无异常位移,重建了腰椎的稳定性。其余的手术节段未见不稳现象。手术后L4~5椎间的屈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仅对施行椎间盘置换的L4~5节段伴椎间隙Ⅰ~Ⅱ&;#176;狭窄的15例进行了测量,证明手术前后椎间盘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47,2.634,P&;lt;0.05)。结论:对腰椎间盘源性疾病进行人工间盘置换,除能恢复腰椎节段的运动功能外,还可以重建椎间隙高度,扩大椎间孔面积,加大脊柱节段的运动范围。

关 键 词:椎间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结果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