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激光针灸的研究及其信息模拟
引用本文:曾常春,王先菊,李子孺,刘汉平,郭周义,刘颂豪.激光针灸的研究及其信息模拟[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175-177.
作者姓名:曾常春  王先菊  李子孺  刘汉平  郭周义  刘颂豪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光子中医学实验室,广东省广州市510631
摘    要:目的:激光针灸是指应用激光对穴位进行照射的一种治疗方法,为了进一步促进激光针灸的临床应用,对其作用机制与信息模拟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me1980-01/2004-08的与激光针灸相关献,检索词“Laser Acupuncture,mechanism”,并限定献语种为英。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数据库1995-01/2004-08的激光针灸相关献,检索词“激光针灸,机制”,并限定献语种为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激光针灸机制研究为主的献,然后筛除应用激光针灸临床疗效观察与动物实验研究的献,对剩余的献开始查找全。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5篇激光针灸机制研究方面的资料,其中英8篇,中7篇,11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4篇为重复研究或综述。资料综合:激光针灸与传统针灸相比,具有对肌肤无创伤、不产生疼痛感、治疗参数可自主调节、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其治疗参数如波长、治疗剂量、辐射深度、光束密度等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激光针灸中的生物效应、能量调节、行针模拟、深度调节、调气和补与泻的手法,以及信号模拟和参数设置等问题都与临床应用和效果密切相关。结论:在激光针灸过程中,能够通过能量调节、深度调节、行针模拟、调气、补泻手法等方式,使激光针灸发挥更理想的治疗效应。

关 键 词:针灸  生物反馈  激光  针刺感应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