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徐晓英,吴清美,陈其云,唐淑娟,王敏玲.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4(14):1281-1283.
作者姓名:徐晓英  吴清美  陈其云  唐淑娟  王敏玲
作者单位: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311600
摘    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迅速稀释药物、解除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保护患者上肢静脉,减轻因反复穿刺及输注强刺激药物而引起的疼痛,因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便于长期留置、经济、创伤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化疗及静脉高营养治疗中.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出现部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肥胖(体重指数>28)、水肿、反复治疗等患者的血管条件不佳,肘部血管弹性差、无法直视或触及,导管使用时间短,评估困难,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等因素,影响治疗过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最早由美国静脉注射治疗护士Royer于2000年开展,可明显提高PICC置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已成为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我院静脉输液小组运用血管超声评估结合MST进行PICC置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PICC置管  周围血管  超声引导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应用  改良  静脉高营养治疗  穿刺成功率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