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栓前状态指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引用本文:刘建雄,刘海霞,李东燕.血栓前状态指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95-97.
作者姓名:刘建雄  刘海霞  李东燕
作者单位:[1]甘肃省人民医院脑系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2]甘肃省白银甘宝公司职工医院,甘肃省白银市730900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指标,探讨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指导作用并评估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1-03/2004-08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存在血栓前状态的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早餐前(至少30min)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mg,同时给予维生素E、双嘧达莫、华法林等药物治疗。随访3年,每6个月复查1次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指标(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P-选择素、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肽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极其抑制物),同时记录两组脑梗死患者复发及脑出血发生的例数。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170例,对照组87例,干预组83例。①观察3年中,对照组脑血栓形成复发率明显高于干预组29%(28/96),10%(10/96),χ^2=11.138,P&;lt;0.01];干预组的脑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4%(4/96),3%(3/96),r=0.148,P&;gt;0.05]。②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指标结果:干预组经干预治疗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P-选择素、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肽A水平减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增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减低,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P一选择素、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肽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可作为诊断和监测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指标;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能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复发、同时不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

关 键 词:脑缺血  阿司匹林  血栓形成倾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