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犬双后肢体高速投射物伤后肝脏的间接损伤及机理
引用本文:陈林,王正国.犬双后肢体高速投射物伤后肝脏的间接损伤及机理[J].中华创伤杂志,1996,12(1):17-20.
作者姓名:陈林  王正国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摘    要:目的:旨在观察高速投射物(HVP)伤后早期肝脏结构功能变化及儿茶酚胺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M-16步枪M193、直径5.56mm弹丸,射击犬双后肢肌肉丰满处,于致伤时测定部分动物肝脏表面压力。动物观察24小时,于伤前及伤后不同时间取血测有关指标,活杀时取肝组织测相应指标。观测指标主要有血浆ALT、胆红素、白蛋白、MDA、去甲肾上腺素(NE),肝组织NE、MDA、ATP及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部分动物活杀时取肝组织做光、电镜检查。统计方法: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别用t检验作统计分析,部分指标间做相关分析。结果:(1)血压在伤后一直低于伤前。(2)致伤瞬间肝脏表面均测到明显压力[平均约400kPa(1kPa=7.5mmHg)]。(3)伤道入口大小约0.24±0.02cm2,出口约52.4±39.8cm2。24小时活杀动物时见伤口有脓性渗出物,伤口内软组织损伤严重,有大量坏死组织及血凝块。(4)光、电镜观察:见动物伤后肝脏有明显损伤表现。(5)动物伤后血浆ALT、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24小时时升高最明显,血浆白蛋白含量在24小时时明显低于伤前(P<0.01),

关 键 词:高速投射物  肝脏  有效血流量  儿茶酚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