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张龙江,卢光明,郭华,陈鹏,孙志远,王俊鹏,李林,黄伟. 双源CT心肌桥的检出率、解剖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7, 18(12): 874-878
作者姓名:张龙江  卢光明  郭华  陈鹏  孙志远  王俊鹏  李林  黄伟
作者单位: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0002
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影像科,210002
摘    要:目的:利用双源CT观察心肌桥(MB)的出现率和解剖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检出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有272例患者因怀疑冠状动脉疾病或体检而进行了双源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SCTCA)检查。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确认其有无、位置和解剖病理学改变。根据DSCTCA表现及临床症状,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1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2组,无冠状动脉疾病但有临床症状组;3组,无冠状动脉疾病也无临床症状组。对3组患者MB的解剖学特点进行统计学处理。15例患者进行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两组MB检出率的差别。随机选择10例前降支MB患者进行4D电影显示以观察MB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情况。结果:272例进行了DSCTCA的患者中,63例检出79支MB,出现率为23.2%(63/272)。MB的平均长度为(2.14±0.83)cm,深度为(0.33±0.10)cm。63例中,49例(78%,49/63)患者为单支MB,其中7段29支,8段17支,9段1支,16段2支;12例(19%,12/63)为双支MB,其中以7段和8段共存最常见(42%,5/12);2例(3%,2/63)3支MB。79支MB中,40支位于7段,24支位于8段,7支位于9段,4支位于16段,3支位于13段,1支位于10段。3组患者之间的统计学分析显示,1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2组和3组(P=0.001),MB更长(P=0.041),深度更深(P=0.021)。CAG提示4支MB,而DSCTCA显示20支MB,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例MB患者的4D电影显示MB收缩期变窄,舒张期恢复正常,类似CAG的“挤牛奶”效应。结论:本组冠状动脉MB的检出率为23.2%。利用DSCTCA可以可靠而生动地检测MB,确认其解剖病理学改变,解释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可疑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处理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 键 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文章编号:1008-1062(2007)12-0874-05
收稿时间:2007-06-09
修稿时间:2007-10-08

Myocardial bridging on dual-source CT:prevalence,anatomical features,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ZHANG Long-jiang,LU Guang-ming,GUO Hua,CHEN Peng,SUN Zhi-yuan,WANG Jun-peng,LI Lin,HUANG Wei. Myocardial bridging on dual-source CT:prevalence,anatomical features,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J]. Journal of China Clinic Medical Imaging, 2007, 18(12): 874-878
Authors:ZHANG Long-jiang  LU Guang-ming  GUO Hua  CHEN Peng  SUN Zhi-yuan  WANG Jun-peng  LI Lin  HUANG Wei
Abstract:
Keywords:coronary disease  myocardium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