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药范畴内的菌物药
引用本文:庄毅,洪净,许有玲.中药范畴内的菌物药[J].世界科学技术,2009,11(6):777-782.
作者姓名:庄毅  洪净  许有玲
作者单位:庄毅(中国菌物学会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北京,100101;中国药学会药用真菌专业组,北京,100022);洪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100026);许有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100085) 
摘    要: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一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Y-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一目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关 键 词:真菌类中药  菌物药  药用真菌  真菌药物  固体发酵发酵组合基质  菌质

Fungal Medicin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ion:Zhuang Yi , Hong Jing, Xu Youling (1. Medical Fungi Group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Beijing 100101 , China; 2. Medical Fungi Committee of Mycalogy Socie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6, China; 3.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China, 100085, China; 4.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fungal group  Medicinal fungi  Fungal medicine  Solid fermentation  Fermentative combination  Substrate  Fungal substrat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