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高敏感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症状和食管功能特点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李哲 陶琳 侯亚男 |
| |
作者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100010 |
| |
基金项目: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18-2-2231),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41107002514176)。 |
| |
摘 要: | 目的 研究反流高敏感(reflux hypersensitivity,RH)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症状与食管功能特点。方法 选取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同时行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以及食管腔内多通道阻抗联合pH监测的患者60例,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分为RH和NERD两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GerdQ量表评分、食管测压和pH及pH-阻抗监测情况。结果 RH组患者阴性症状(上腹痛、恶心)的评分明显高于NERD组(即发生率明显低于NER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erdQ总分以及阳性症状(烧心、反流)和阳性影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组下食管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残余压明显低于NERD组(P<0.05),LES长度、LES静息压、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静息压、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DCI)平均值、远端收缩延迟、提前收缩百分比、快速收缩百分比、大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H组总反流时间、反流次数,直立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仰卧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总酸暴露时间占比和立位、卧位酸暴露时间占比,DeMeester评分,酸反流事件总计明显低于NERD组(P<0.05),两组弱酸反流和非酸反流事件总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组患者上腹痛、恶心的症状发生明显少于NERD组;RH组LES残余压明显低于NERD组;RH组总反流时间、反流次数,直立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仰卧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总酸暴露时间占比和立位、卧位酸暴露时间占比,DeMeester评分,酸反流事件总计明显低于NERD组。对于存在典型烧心症状、内镜及活检正常的患者,需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食管pH及pH-阻抗监测以明确诊断,采取针对性治疗以缓解症状。
|
关 键 词: | 非糜烂性反流病 反流高敏感 烧心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pH监测 pH-阻抗监测 |
收稿时间: | 2019-08-07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