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脑-肠轴”理论及网络药理学的黄连治疗慢性肠炎、失眠、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探讨
引用本文:方宇航,谢伊,刘苏颖,杨舒涵,王润兮,王妍,房立源,张英.基于“脑-肠轴”理论及网络药理学的黄连治疗慢性肠炎、失眠、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探讨[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10):2094-2103.
作者姓名:方宇航  谢伊  刘苏颖  杨舒涵  王润兮  王妍  房立源  张英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项目(ZYYCXTD-C-202205);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业务研究室主任专项(2020YJSZX-3)
摘    要:目的 基于“脑-肠轴”理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分析黄连治疗慢性肠炎、失眠、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黄连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预测慢性肠炎、失眠、抑郁症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参数预测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平台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得到黄连活性化合物9种,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氢化小檗碱、小檗浸碱、黄藤素、小檗碱;活性成分靶点与慢性肠炎、失眠、抑郁症的交集靶点38个,核心靶点19个,其中IL-6、IL-1β、AKT1、TNF、FOS等靶点度值较高。GO和KEGG分析表明核心靶点主要通过AGE-RAGE、IL-17、TNF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调节作用,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出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慢性肠炎、失眠、抑郁症3者虽为不同疾病,但通过“脑-肠轴”互为联系。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黄连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药理作用治疗慢性肠炎、失眠及抑郁症。

关 键 词:脑-肠轴  黄连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慢性肠炎  失眠  抑郁症  槲皮素  氢化小檗碱  小檗浸碱  黄藤素  小檗碱
收稿时间:2023/5/7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药物与临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