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二经筋理论的临床运用
引用本文:管傲然,管薇薇,丁丽玲,王苏娜,王祖红,黄培冬.十二经筋理论的临床运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8):53-55.
作者姓名:管傲然  管薇薇  丁丽玲  王苏娜  王祖红  黄培冬
作者单位: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11
摘    要: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由于它的循行、分布、病候及作用等,都着重于“筋肉”,所以称为“经筋”.1 十二经筋的特点1.1 经筋的循行特点,是只在四肢、躯体和胸郭、腹腔,并不入属内脏,突出了经络系统在体表的组织功能.它与十二经脉或内或外;十二经别之着重内部脏腑的循行方式,均不相同.1.2 经筋的分布特点,可概括为“结聚散络”.“结”,是指经筋的结合,多在关节、肌肉部位.“聚”,是指经筋的聚拢,主要指肌腱部位.“散”,是指经筋的散布,主要指肌肉纹理部位.“络”,是指经筋的联缀作用,约束四肢百骸,利于关节屈伸活动.

关 键 词:十二经筋  作用意义  经络辩证  临床运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