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林义文,张朝晖,郭立利,孙金琼.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比较研究[J].海峡药学,2016(6):143-145.
作者姓名:林义文  张朝晖  郭立利  孙金琼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骨科三明362000
摘    要:目的:比较唑来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片、唑来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及葡萄糖酸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试验将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唑来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片)、B组(唑来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及葡萄糖酸钙)。 A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钠注射液(4mg 以100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时间大于15min,每年1次。同时口服碳酸钙 D3片,1次1片,1日1次,共2年。 B组唑来膦酸钠用法用量同A组,同时口服骨化三醇胶丸,1次0.25μg,1日2次;还服用葡萄糖酸钙补钙,共2年。观察静滴唑来膦酸钠及服药的副反应,分别于治疗后每3个月监测血生化,每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 BMD)值,疼痛的VAS 评分变化。结果入组病例中A组完成28例、B组完成27例。治疗1年、2年后A组、B组疼痛均能改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1年与2年后的A组、B组疼痛VAS评分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种方法改善疼痛相当。 A组、B组患者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的BMD值分别较治疗前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骨密度。 A组治疗后2年 BMD值与治疗后1年相比改善有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2年BMD值与治疗后1年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的B组患者BMD值分别较同时期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改善骨密度的疗效优于A组。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肌肉疼痛、流感样症状、关节痛、便秘。结论与联合碳酸钙 D3片相比,唑来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及葡萄糖酸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更佳,两组的毒副反应均较轻。

关 键 词: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钠  碳酸钙D3    骨化三醇胶丸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