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八脉交会穴之内关和公孙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谢云方,覃思敏,邢博文,展立芬,刘未艾.八脉交会穴之内关和公孙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3(6):451-455.
作者姓名:谢云方  覃思敏  邢博文  展立芬  刘未艾
作者单位: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2.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目的:观察八脉交会穴之内关、公孙穴配伍使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其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模型储备组35只,模型储备组按复合病因造模法连续造模3周,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各10只),电针组行电针内关和公孙穴治疗,西药组予以灌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溶液治疗,1次/d,连续21 d后。分别于造模前后行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治疗结束后行糖水消耗实验和胃排空实验;采用HPLC法检测下丘脑NE、DA、5-HT含量。结果:与造模前相比,造模后各组大鼠均表现为毛发枯乱发黄,活动减少,扎堆甚至倦卧,大便时干时稀,食欲减退,体重增长变慢;旷场实验示:大鼠站立、穿格、修饰次数明显减少,综上提示FD模型造模成功。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糖水消耗率降低明显,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针刺组、西药组大鼠的糖水消耗率显著升高,胃残留率明显减少,...

关 键 词:八脉交会穴  内关穴  公孙穴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单胺类神经递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