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李沐涵,李景南.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3(4):243-249.
作者姓名:李沐涵  李景南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肠道微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摘    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诊治水平的进展,长病程的UC患者逐渐增多,发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风险明显增加。UC癌变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长病程、广泛肠段受累、累积炎症负担(cumulative inflammatory burden, CIB)、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CRC家族史等,其中炎症的反复发作是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 CAC)与散发性CRC在癌变模式、发生机制、分子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遗传和表观遗传的改变、氧化应激、异常免疫反应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在炎癌转化中发挥的作用。基于危险因素对UC患者进行CAC风险分层,高危患者应进行更频繁的结肠镜监测以便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关 键 词: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  散发性结直肠癌  发病机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