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椎体松质骨的三维构筑学初步探讨
引用本文:王鸣鹏,朱汉民.椎体松质骨的三维构筑学初步探讨[J].老年医学与保健,1997,3(3):17-20,25.
作者姓名:王鸣鹏  朱汉民
作者单位:[2]华东医院,上海市200040 [3]上海老年医学研究所
摘    要:目的研究骨量和橙质骨显微结构的变化,与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相对较为成熟的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并借助工程学上的Euler定律,以活体无创三维成像方法,对小梁骨的结构和连接性作了观察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横向排列的骨小梁逐渐消失,纵向骨小梁变细,与周围的小梁逐步失去其连接性。二维横斯面图像在小梁连接性描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小梁骨在垂直方向的走向并非是那幺有规律。由于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具有不同的类型.它们之间不能等同比较;结论三维结构连接性和连接密度的结果显示:板状型的小粱具有较高的连接密度和较小的连接性;而杆状型的小粱则连接密度较低和连接性较好。

关 键 词:椎体  松质骨  三维构筑学  骨质疏松  骨结构  小梁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