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其心理适应性
引用本文:张宏宇,魏文风.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其心理适应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443-3446,3450.
作者姓名:张宏宇  魏文风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100875
2. 石家庄铁道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43
摘    要:背景:目前已确认应付方式是应激与健康身心之间的中介因素,应对大致分为应对的特质论、情境论和交互作用论的取向,对于应付的描述和分类评估系统仍有待研究。目的:分析应付方式的维度、不同应付方式的特点及与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关系。设计:问卷调查。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对象:随机抽样选取天津大学、天津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学院343名大学生,男生161名,女生182名;年龄19~22岁,平均(19±2)岁,根据学校体检结果,均无严重急性及慢性疾病,所有学生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于1999-09/12在4所高校学生所在教室施测,以自然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共计16个班级,发放422份答题手册,每份手册包含《应付方式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及《SCL-90》3个量表,当场收回问卷。应付方式的评定使用梁宝勇修订《应付方式评定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陈述了1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应付策略,如“告诉自己,同别人相比,自己的问题算不了什么,不值得烦恼。”选项为自评5点量表。其中20个项目涵盖了人们常用的多种应付方式,心理适应结果选用2项指标,一是陈会昌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共计20个题目,选项共5个等级,得分高表明适应水平高,另一个指标是《90项症状核查量表》计算总分作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分数越高表明身心症状检出率越高,适应水平越低。测量数据全部录入Foxbase数据库,采用因素及聚类分析处理数据,观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类型,采用相关分析评价不同维度应对方式与适应结果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类型及不同维度应对方式与适应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共发放422份问卷,收回问卷362份,其中19份问卷因填写有漏项或者选择偏差严重而作为无效问卷,其余343名学生数据进入结果分析。①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类型主要为F1(寻求支持)、F2(积极思维)、F3(认知升华)、F4(消极自责)、F5(面对现实)、F6(转移逃避)、F7(情绪宣泄),聚类分析应对方式的类型主要为A类(主动面对型),B类(被动退避型),C类(消极宣泄型)。②适应水平较高的受试者更多的运用A类方式,适应差的学生较多使用B、C类方式,C类应付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频率较低。A类方式与身心症状的检出率呈显著负相关(r=-0.258,P<0.01),与适应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67,P<0.01);B类方式和C类方式与身心症状检出率都呈显著正相关(r=0.338,0.364,P<0.01),B类与心理适应性有较显著的负相关(r=-0.140,P<0.05),C类只与长期的心理适应性的关系不显著。A类与C类具有各自的独立性。不同程度应激水平与3类应付方式也有显著关系,高应激与较少的使用A类方式有关,而与较多的使用B类、C类有关。结论:应付方式具有复杂性,不同应对方式的使用与心理适应性水平有显著相关,但影响的方向也因个体特点、结果变量指标、应激程度大小等因素有所不同。

关 键 词:应激  适应  心理学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聚类分析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17-03443-05
收稿时间:2006-03-22
修稿时间:2006-07-26

Coping style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Hong-yu,Wei Wen-feng.Coping style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7,11(17):3443-3446,3450.
Authors:Zhang Hong-yu  Wei Wen-f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