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胆囊息肉样变的M值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王彦超,张小昭,连文波,张示杰.胆囊息肉样变的M值临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11):1829-1833.
作者姓名:王彦超  张小昭  连文波  张示杰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摘    要:目的:探讨根据胆囊息肉样变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计算得到的M值对胆囊息肉样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1-01/2013-12收治的114例胆囊息肉样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术前超声的影像学特点:大小、部位、单发或多发、蒂是否宽大、回声强度、胆囊壁是否增厚、息肉样病变边缘是否光滑等,按照M值公式(M=0.02×年龄+0.31×X1+0.9×X2+0.15×X3-5.5)计算得出M值,并结合术后病理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经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胆囊息肉或胆囊癌114例,其中胆固醇性息肉79例(69.30%),炎症息肉14例(12.28%),胆囊腺肌增生症3例(2.63%),腺瘤性息肉4例(3.51%),腺瘤恶变4例(3.51%),胆囊癌10例(8.77%);M<0者93例(81.58%);均为良性病变;0≤M<2.5者7例(6.14%),4例良性病变,2例癌前病变,1例恶性病变;M≥2.5者14例(12.28%),13例恶性病变,1例癌前病变.M值与病理分型具有正相关关系(r=0.881,P<0.001),即M值越大,胆囊息肉样变可能为恶性的程度越高.,结论:通过M值可初步预测胆囊息肉样变的良恶性,对其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胆囊息肉样变  超声  M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