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研究
引用本文:孙庆利,谢汝萍,王荫华,张燕,付瑜.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18-6919,6922.
作者姓名:孙庆利  谢汝萍  王荫华  张燕  付瑜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083 [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034
摘    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ApaI及BsmI酶切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发生相关。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分析方法,检测63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MS患者和95例对照者VDR基因ApaI和BsmI酶切多态性。结果:VDR基因ApaI酶切多态性从,Aa,aa3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M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3%,27.0%,58.7%和15.8%,30.5%,53.7%,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A等位基因和a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3)。VDR基因BsmI酶切多态性在MS组和对照组均未见BB基因型。Bb,bb两种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1%,88.9%和11.6%,88.4%。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7)。B等位基因和b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930)。结论:VDR基因ApaI和BsmI酶切多态性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与M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关 键 词:MS  对照组  多发性硬化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相关研究  统计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酶切  等位基因频率  PCR)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