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管窥篇
摘    要:■■《说文·疒部》:“■,寒病也。”徐鍇《说文解字繫传》“:《字书》寒噤也。”《正字通·疒部》“:■,今感寒体战曰。”《广韵》所臻切,音申。“■■”叠用谓寒战貌,古诗每有“寒■■”语。如唐·费冠卿《答萧建问九华山》:“入林寒■■,近瀑雨濛濛,宋·敖陶孙《大风怀林伯农》:“江湖易高风,六月寒■■。”段玉裁注“:古多借洒为■。”并指出“:凡《素问》、《灵枢》《、本草》言‘洒洒’、‘洗洗’者,其训皆寒,皆■之假借。”从声韵上来说,■为山纽真韵,洒、洗并为心纽文韵,山、心准双声,真文旁转,例得假借。一生拼命写书一次在剑风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