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已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儿病程中酮症酸中毒发生情况及诱因调查
引用本文:魏丽亚,李嫔,刘倩琦,卫海燕,杨玉,崔巍,鲁萍,姚辉,陈临琪,杨巧芝,程昕然,陈瑞敏,任潇亚,朱志颖,石星,陈永兴,吴限,汪宁,段晶,陈晓红,王凤云,程玉先.已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儿病程中酮症酸中毒发生情况及诱因调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12):902.
作者姓名:魏丽亚  李嫔  刘倩琦  卫海燕  杨玉  崔巍  鲁萍  姚辉  陈临琪  杨巧芝  程昕然  陈瑞敏  任潇亚  朱志颖  石星  陈永兴  吴限  汪宁  段晶  陈晓红  王凤云  程玉先
作者单位: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 100045;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 200062; 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5; 4.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5.江西省儿童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6.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7.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8.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15; 9.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3; 10.聊城儿童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2; 11.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91; 12.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福州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5
摘    要:目的 调查已确诊的1型糖尿病(T1DM)患儿病程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生情况。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郑州市儿童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聊城儿童医院、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12家医院登记系统为基础调查多中心1995年12月至2014年6月胰岛素治疗下的已确诊T1DM患者病程中发生DKA的频度和诱发原因。其中,T1DM确诊后发生的第1次DKA为组1A,第2次DKA为组1B。选择北京儿童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T1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横断面调查病程中无DKA发生者为对照组,即组2。结果 12家医院共新诊断了1676例T1DM患儿,其中89例患者在病程中发生了100次DKA,发生比率为5.3%(89/1676),发生频率为5.9%(100/1676)。且各中心的DKA发生比率不同,波动在1.1%~24.1%之间。组1A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11.31±3.03)% vs.(8.26±1.53)%,P<0.01]及胰岛素剂量[(0.85±0.42)IU vs.( 0.71±0.31)IU,P<0.01]明显高于组2。组1A的胰岛素泵使用率高于组2(25.0% vs. 11.2%,P=0.01)。而且,前者的自我血糖监测达标率(12.1% vs. 40.1%, P<0.01)及复诊次数达标率(21.2% vs. 46.6%,P<0.01)明显低于后者。组1A的DKA诱因主要是感染(33.7%)、中断胰岛素注射(21.3%)、饮食异常(20.2%),1例患者为胰岛干细胞移植后DKA。组1B仍以感染为主要诱因(4/10),1例患者因为胰岛素泵故障而发生DKA(1/10)。不同病程内发生的DKA诱因分布不同(P<0.01),1年内主要以中断胰岛素注射为主,占39.3%(11/28);1年以上中断胰岛素注射仅占13.1%(8/61),主要以感染(22/61)和饮食异常(16/61)为诱因。DKA发生率高的医院主要是以感染为诱因,达50%(12/24),而DKA发生率低的医院感染诱因占28.1%(18/64)(P<0.01)。结论 已确诊T1DM患者病程中DKA发生率为5.3%,各中心不同,最高达24.1%。DKA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差,不能规律的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及门诊复诊,应该强化糖尿病教育。胰岛素泵使用者及胰岛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成为新的教育关注点。DKA发生率高的医院需要强化患者学习感染时的处理措施。

关 键 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  儿童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