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构建SD大鼠鱼藤酮中毒模型及其线粒体DNA突变的初步探索
引用本文:逯军,邓勇,汲丽娟,凌瑶君.构建SD大鼠鱼藤酮中毒模型及其线粒体DNA突变的初步探索[J].中国热带医学,2016(1):10-16.
作者姓名:逯军  邓勇  汲丽娟  凌瑶君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儿科,海南海口,570208
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摘    要:目的构建SD大鼠鱼藤酮慢性中毒模型,同时对SD大鼠组织标本(脑组织和肝脏)进行线粒体DNA突变的初步探索,为后续实验提供线索。方法将75只雄性SD鼠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0.5 mg/(kg·d)鱼藤酮皮下注射4~8周,共45只;空白组:不予任何特殊处理4~8周,共15只;对照组:相同体积的二甲基亚砜(DMSO)皮下注射4~8周,共15只。其中实验组随机分为1、2、3小组,每小组15只;空白组和对照组也分别分为1、2、3小组,每小组5只。每组内相应的1、2、3小组分别在实验的第4、6、8周处死老鼠并留取相应的组织标本(中脑组织和肝脏),存储于-80℃冰箱中待用。在实验组的每个小组内分别随机选取3对组织标本,共9对;在空白组和对照组的每个小组内分别随机选取1对组织标本,共6对。随后进行组织DNA提取,采用2对引物进行长PCR并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同时设计并利用线粒体DNA引物,用一代测序的方法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实验中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并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1)实验组大鼠在实验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毒症状。在体重增长速度上与对照组和空白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行为学上,实验组大鼠亦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行为学异常(P0.05)。2)大鼠脑以及肝脏组织的长PCR凝胶电泳结果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条带;所有测序突变(缺失、插入、点突变)均为大鼠固有突变。结论 0.5 mg/(kg·d)鱼藤酮皮下注射4~8周可导致SD大鼠鱼藤酮慢性中毒。SD幼鼠的选择、鱼藤酮剂量及作用时间、一代测序等多种因素可能是导致本次实验未检测到有意义的线粒体DNA突变的原因。因此,后续实验应做相应改进。

关 键 词:鱼藤酮  线粒体DNA  长PCR  全基因组测序  大片段缺失  突变

Construction of SD rats with chronic rotenone intoxication and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Abstract:
Keywords:Rotenone  Mitochondrial DNA  Long PCR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Deletion  Mut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