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和单纯细菌性肝脓肿诊疗比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和单纯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诊疗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20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细菌性肝脓肿合并肝硬化72例;B组为单纯性肝脓肿13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疗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和C反应蛋白(CRP)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以ALT最为显著,而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则明显降低,以GLb最为显著,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脓肿数量及直径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肝脓胖均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A组检出率(77.8%)高于B组(63.2%),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大(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联合治疗为主(66.7%),B组以单纯治疗为主(52.9%);A组有效率(80.6%)低于B组(91.9%);但A组复发率(16.7%)明显高于B组(5.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疾病类型是影响细菌性肝脓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即是否合并肝硬化。结论:与单纯细菌性肝脓肿比较,合并肝硬化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ALT升高明显,Glb降低显著,脓液检出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疗效差,须引起临床重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