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普罗布考对血脂、CRP、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干预研究
引用本文:林向,唐毅,杨凌杰,翁克姬,叶云.普罗布考对血脂、CRP、颈动脉斑块的临床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37-39.
作者姓名:林向  唐毅  杨凌杰  翁克姬  叶云
作者单位:林向 (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福州,350003); 唐毅 (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福州,350003);杨凌杰 (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福州,350003);翁克姬 (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福州,350003);叶云 (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福州,350003);
摘    要: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血脂、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和影响。方法将9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mg qn,拜阿司匹林100mg q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500mg bid.po。2组均给药12个月。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和颈动脉血管彩超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TC、TG、LDL-C和CRP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LDL-C均明显提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颈部血管彩超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显著减小,治疗12个月后2组均有进一步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2.70±0.32、3.78±0.38、3.92±0.36,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6.92±0.35、4.63±0.40、3.67±0.33,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前、疗后6个月、12个月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2.69±0.33、3.85±0.42、3.96±0.38,治疗6个月、12个月积分明显增高(P<0.05);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分别为7.03±0.37,4.25±0.36、2.78±0.35,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2组治疗6个月、12个月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更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CRP、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组织学构成,明显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稳定和逆转斑块有积极干预作用。

关 键 词:普罗布考  阿托伐他汀  血脂  CRP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