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征
作者姓名:吕强
作者单位:北京安贞医院二疗区 100029
摘    要: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改变除甲、戊两型不转变为慢性外,其余各型基本相同。 1 急性肝炎(AH): 主要病变为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以及炎症反应。肉眼见肝脏肿胀,表面光滑,色泽紫红,称之“大红肝”,镜检有如下改变。 活动期:最常见和最早期的肝细胞变性为气球样变,肝细胞高度肿胀,形如气球状,胞浆颜色变浅,胞核浓缩。其次为肝细胞嗜酸性变性,胞体缩小,胞浆嗜酸性染色增强,最后胞核消失,成为红染的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再次为肝细胞核空泡变性,继续发展为核溶解。气球样变、嗜酸性小体形成等病变一般在起病早期较明显。之后肝实质中出现点灶性坏死,尤以小叶中央区为明显,小叶内有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Kupffer细胞肥大、增生。肝细胞索肿胀,肝窦消失,小叶结构紊乱,但其网状支架完好。汇管区轻或中度扩大,内有炎细胞浸润。胆管或胆小管结构正常,界板未见破坏。 静止期: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变性和炎症反应消退,并见肝细胞再生和修复,表现为细胞核分裂或双核现象增多,Kupffer细胞仍肿胀。 黄疸型的病变较无黄疸型重,坏死灶多;肝细胞和毛细胆管内有淤胆现象。

关 键 词:肝炎 病毒性 病毒学 CPH SH SSH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