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靶点干预 |
| |
作者姓名: | 胥文娟 汪龙德 牛媛媛 毛兰芳 杜晓娟 张萍 |
| |
作者单位: | 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2.甘肃省中医院,兰州 730050;3.甘肃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兰州 73002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60883);甘肃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21JR11RA210);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DHYX18-27);兰州市科技局项目(2018-3-42) |
| |
摘 要: | 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痰气交阻证、气滞血瘀证、浊毒内蕴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痰湿内阻证)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病程迁延且患病率较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是探索中医药效应机制的前提及新型制剂开发的基础,同时掌握“病-证-方”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是治疗获效的先决条件。当不同疾病间出现相同证候时,中医学“异病同治”理念提示可针对部分证候模型短缺情况进行方法互参。中医药干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维度、多层次等特点。因此,该文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反流性食管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常见病证结合模型的操作方法及中医药干预机制,以期为消化系统疾病不同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传统中医药方剂的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提供方法学指导。
|
关 键 词: |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反流性食管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
收稿时间: | 2022-04-14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