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同伴教育应用于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引用本文:何绍芳,李依潇,陈楚莹,刘倩云,罗晔,何琳惠,周莉.同伴教育应用于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4(1):36-41.
作者姓名:何绍芳  李依潇  陈楚莹  刘倩云  罗晔  何琳惠  周莉
作者单位: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528400;2.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550;3.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中山,528403;4. 中山市石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中山,528400;5. 湖南师范大学校医院,长沙,410081
基金项目:中山市社会发展攻关计划(医疗)
摘    要: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应用于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同伴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参加"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选修课的120名大学生作为同伴教育组,按照个体匹配,选取其他选修课的学生120名作为对照组。对同伴教育组大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教育实施前后分别对2组大学生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2组大学生的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且2组大学生每项题目的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学生的一般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高,且多数题目的知晓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感染艾滋病"等5项题目的知晓率均高于90.0%,且教育前后2组学生不同组之间及本组之间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2组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相关态度及性行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身份的同学或朋友继续交往的学生人数比例在同伴教育组达76.7%,高于本组教育前及对照组教育后该人数比例,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同伴教育组中支持多个性伴侣及一夜情的学生人数比例均较教育前有所下降,而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学生人数比例有所上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方面,同伴教育是一种切实有效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关 键 词:同伴教育  大学生  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  效果评价

Outcome evaluation of peer education used in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safe sex among college students
He Shaofang,Li Yixiao,Chen Chuying,Liu Qianyun,Luo Ye,He Linhui,Zhou Li.Outcome evaluation of peer education used in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safe sex among college students[J].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igher Institutions,2017,14(1):36-41.
Authors:He Shaofang  Li Yixiao  Chen Chuying  Liu Qianyun  Luo Ye  He Linhui  Zhou L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