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颈动脉斑块的无创影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雪利,崔志新,吕文君,王妍.颈动脉斑块的无创影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1,38(2):157-162.
作者姓名:王雪利  崔志新  吕文君  王妍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北承德 067000
摘    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也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颈动脉易损斑块破裂是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及阻塞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lipid rich necrotic core,LRNC)、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炎性反应和纤维帽破裂等.近年来,多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包括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多排螺旋CT、双源CT、PET/CT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等,可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成分进行准确判断,为临床对疾病的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本综述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生理过程、颈动脉斑块的多种影像学评估方法及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等多方面进行阐述.

关 键 词:颈动脉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中  影像学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