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吸烟状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再通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引用本文:陈治国,檀立端,程瑞年,陈慧君.不同吸烟状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再通后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3,34(16):2468-2470.
作者姓名:陈治国  檀立端  程瑞年  陈慧君
作者单位:陈治国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067000); 檀立端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067000); 程瑞年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067000); 陈慧君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皮肤科,067000);
基金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21005)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吸烟状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再通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AMI患者共78例,据吸烟状态分为0包年组、1~9包年组、10~20包年组和20包年以上组,采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再通后12 h和溶栓治疗再通后24 h采集静脉血,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IL-1、IL-10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测定TNF-α水平,速率散热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各相同时间点内,20包年以上组患者血清IL-1、hs-CRP、TNF-α和IL-10表达水平高于10~20包年组,10~20包年组患者血清IL-1、hs-CRP、TNF-α和IL-10表达水平高于1~9包年组,1~9包年组患者血清IL-1、hs-CRP、TNF-α和IL-10表达水平高于0包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内不同时间点间,0包年组溶栓再通后12、24 h IL-1、hs-CRP、TNF-α和IL-10表达水平均高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栓再通后12与24 h间上述4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包年组、10~20包年组和20包年以上组溶栓再通后24 h 4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再通后12 h和溶栓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上调AMI患者溶栓再通后炎性因子的表达,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损伤随吸烟量增加和溶栓再通时间延长呈持续加重的过程。

关 键 词:吸烟状态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再通  炎性因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