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部医典》用药规律——“味性化味”理论的科学内涵分析
引用本文:文成当智,贡保东知,东改措,仁真旺甲,泽翁拥忠,贡却拉姆.《四部医典》用药规律——“味性化味”理论的科学内涵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5):201-207.
作者姓名:文成当智  贡保东知  东改措  仁真旺甲  泽翁拥忠  贡却拉姆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民族医药学院, 成都 611137;都兰县蒙藏医医院, 青海 德令哈 816100,成都中医药大学 民族医药学院, 成都 611137,海西州蒙藏医医院, 青海 德令哈 817000,成都中医药大学 民族医药学院, 成都 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 民族医药学院, 成都 611137,西藏藏医学院, 拉萨 850000
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教改项目(JG2015-35);青海省中藏医药研究课题(2016208)
摘    要:"味性化味"(Ro Nus Zhur Jes)理论是藏族药学(简称藏药)的核心内容,可分为"味性能"(Ro Yi Nus Pa)和"本质性能"(Ngo Bovi Nus Pa),而"味性能"又分为六味、三化味、八性、十七效等;"本质性能"又分为气味功效、生地功效、颜色功效、同形功效等8种,是藏药从采集到炮制,从配伍到成品的理论依据。藏药"味性化味"理论与疾病的20种特性形成轴承关系,通过"味性化味"的配伍,调节三因的紊乱,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藏药经典方剂都在该理论指导下配伍而成,因此,开展藏药"味性化味"理论研究,可揭示藏医用药规律的科学内涵。但目前藏药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机制等邻域,很少从藏药"味性化味"理论来研究,脱离了藏药传统理论的指导,很难发现藏药配伍的核心规律。本文基于3 000余函藏医古籍文献,应用历史时间轴方法和Gephi v0. 8. 2可视化软件等梳理藏药"味性化味"理论的传承历史,阐释藏药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如何作用于三因和20种特性等疾病属性,以期为藏药药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藏药  《四部医典》  味性化味  味性能  本质性能  六味  三化味
收稿时间:2018/5/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