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超声引导后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引用本文:张进,俞蕾,陈俊,张晶晶,王绍林.超声引导后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3,15(3):325-327.
作者姓名:张进  俞蕾  陈俊  张晶晶  王绍林
作者单位:张进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安徽芜湖 241000);俞蕾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安徽芜湖 241000);陈俊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安徽芜湖 241000);张晶晶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安徽芜湖 241000); 王绍林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①目的比较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引导后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②方法选择体重指数≥30kg/m2,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神经刺激仪引导后路臂丛神经阻滞(A纽)和超声引导后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每组30例。均使用0.5%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程度、疼痛评分(VAS)、操作时间、罗哌卡因用量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③结果两组患者肌皮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尺神经感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阻滞后30min,B组的尺神经阻滞完善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有4例患者切皮时VAS评分4~6分,改为全麻。B组无改全麻病例。B组操作时间(7.6±0.6)min,明显短于A组(11.5±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局麻药总量(18.2±2.2)mL,明显少于A组的(27.4±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局部血肿2例,Homer综合征1例、轻度局麻药中毒2例,B组患者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P〈0.05)。④结论对于肥胖患者超声引导后路臂丛神经阻滞具有定位准确、阻滞完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 键 词:超声  神经刺激仪  后路臂丛神经阻滞  肥胖患者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