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组DNA技术与肿瘤的临床诊断
引用本文:张建业,庞维秋,王明运.重组DNA技术与肿瘤的临床诊断[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90(6).
作者姓名:张建业  庞维秋  王明运
作者单位:山东医科大学 (张建业,庞维秋),山东医科大学(王明运)
摘    要:从7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S.Cohen 和加利福尼亚大学H.Boyer 首先在体外成功地组建具有生物功能的重组质粒以来,重组DNA 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重组DNA技术已成功地用于一些癌症的诊断。本文仅就某些癌症的临床研究说明重组DNA 技术在肿瘤临床方面的应用。肿瘤的发展是通过不同阶段的质变过程,癌基因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每种癌基因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作用。虽然正常细胞中存在着多种可引起肿瘤的核苷酸序列,但细胞保持其正常状态,这是因为原癌基因变为具有致癌作用的癌基因需要一个原癌基因的激活过程。现知“激活”机制有五种:(1)原癌基因的点突变,(2)原癌基因的重排和染色体易位,(3)原癌基因的扩增和过度表达,(4)原癌基因由于获得转录促进序列(LTR)而过度表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