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引用本文:王博,沈国芳,房兵,孙良龑,吴勇,于洪波,刘加强.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3):223-227.
作者姓名:王博  沈国芳  房兵  孙良龑  吴勇  于洪波  刘加强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颅颌面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14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f08411961600);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摘    要:目的:定量评估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对下前牙区牙周状况及下前牙去代偿的影响。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2009年12月—2011年10月就诊的成人连续病例中,选取下前牙区牙槽骨菲薄且有正颌手术适应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将其中9例接受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评价不同治疗阶段下前牙区牙周状况及下前牙去代偿的效果。采用SAS 8.02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术前正畸结束、治疗结束下前牙牙根长度及舌侧牙槽骨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正畸阶段,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及下前牙倾斜角度显著增加(P〈0.01),术后正畸阶段,两者均未见改变(P〉0.05)。下前牙区唇、舌侧牙槽骨高度在术前正畸阶段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正畸阶段,唇、舌侧牙槽骨高度保持稳定(P〉0.05)。结论:牙槽骨再生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发育不良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下前牙去代偿完全,下前牙区牙周健康。

关 键 词:微手术正畸  骨性Ⅲ类错  牙槽骨发育不良  锥形束CT  头影测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