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渊源流长的河南中医文化
引用本文:邱彤,王金华.渊源流长的河南中医文化[J].中医研究,2008,21(10).
作者姓名:邱彤  王金华
作者单位:1.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4
2. 郑州黄河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记,也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的载体,中医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中医是在东方文化环境中产生、发展、成熟的,没有中医药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河南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医学以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的观察病理病机的方法、有效适宜的治疗技术、和谐的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公元前1324-1255年,殷墟甲骨文就有人体解剖描述及疾病记载1]。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南北朝时期褚澄的《褚氏遗书》、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的《儒门事亲》等中医药经典和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疗法专著《食疗本草》等,都产生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药方洞”保留有北齐时期完整的中医药方118个和30首针灸方。宋仁宗5年(1027年)由王惟一在汴京设计两个针灸腧穴铜人,同时著成《铜人腧穴新针图经》,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相当大。北宋都城开封设有“尚医局”、“太医局”、“翰林医宫院”等机构,设置之全在当时首屈一指。可以说,中医药文化渊源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

关 键 词:中医文化  河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