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团伙犯罪青少年人格、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
引用本文:马慧,王曼,李秀影.团伙犯罪青少年人格、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
作者姓名:马慧  王曼  李秀影
作者单位:1.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秦皇岛,066004
2.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
3. 大连93253部队卫生队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摘    要:目的 探究团伙犯罪青少年的人格、人际信任、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人际信任、应对方式与人格的关系,以了解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心理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信任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看守所男性非团伙犯罪青少年15名(组1)、男性团伙犯罪青少年52名(组2)和某高校守法男生40名(组3)进行测试,采用协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去除协变量受教育年限的作用后,非团伙犯罪和团伙犯罪青少年人格问卷精神质(P)和神经质(N)维度非团伙犯罪组分别为(57.49±2.62)分,(59.35±3.55)分,团伙犯罪组分别为(57.83±1.24)分,(59.60±1.68)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3.88±4.72)分,(39.07±6.40)分](P<0.05),非团伙犯罪青少年外倾性(E)维度(63.41±3.86)分]高于团伙犯罪青少年(53.01±1.83)分](P<0.05);非团伙犯罪和团伙犯罪青少年信任量表的可预测性(P)、可依赖性(D)和信赖(F)维度(非团伙犯罪组分别为(24.68±1.51)分,(14.36 ±2.19)分和(15.49±2.21)分,团伙犯罪组分别为(22.95±0.71)分,(22.48±1.04)分和(23.09±1.05)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14±2.72)分,(40.22±3.95)分和(38.44±3.99)分](P<0.01);非团伙犯罪和团伙犯罪青少年应对方式的自责和幻想维度非团伙犯罪组分别为(0.80±0.08)分和(0.83±0.06)分,团伙犯罪组分别为(0.59±0.04)分和(0.68±0.03)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9±0.14)分和(0.44±0.11)分](P<0.05或0.01);非团伙犯罪和团伙犯罪青少年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维度分别为(0.76±0.06)分,(0.70±0.03)分]低于对照组(0.95±0.11)分](P<0.05);团伙犯罪青少年人格的P维度与其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和自责维度具有相关性(r=-0.389,-0.395,P<0.05);团伙犯罪青少年人格的N维度与其人际信任的F维度和应对方式的自责维度具有相关性(r=-0.473,0.454,P<0.05);团伙犯罪青少年人格的E维度与其应对方式的求助维度具有相关性( r=0.400,P<0.05).结论 非团伙犯罪、团伙犯罪和守法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人际信任以及应对方式存在差异,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对青少年团伙犯罪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 键 词:青少年犯  犯罪团伙  人格  人际信任  应付方式

Control study of personality,interpersonal trust and coping style of juveniles in criminal gangs
Authors:MA Hui  WANG Man  LI Xiu-ying
Abstract:
Keywords:Juvenile criminal  Criminal gang  Personality  Interpersonal trust  Coping styl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