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29例临床分析
引用本文:郑汝桦,王锦辉,陈文激,陈洁,陈旻湖.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29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9,40(11):729-731.
作者姓名:郑汝桦  王锦辉  陈文激  陈洁  陈旻湖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510080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目的:探讨SLE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4例SLE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肝损害组(29例)的症状与体征、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并将其部分生化及免疫学指标与无肝损害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中SLE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5.8%。肝损害组中,17例患者(59%)无明显自觉症状,以ALT、AST轻中度升高为主。7例患者肝脏B超异常。肝损害组患者的白细胞值明显低于无肝损害组(P〈0.05),而2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CRP、ESR、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IgG、补体3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0例患者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8例在出院时复查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2例肝功能无明显改善;19例患者在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时,给予护肝治疗,15例出院时复查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4例无明显改善。结论:肝脏是SLE常见累及的靶器官之一,SLE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轻至中度肝细胞损害多见。

关 键 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损害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环磷酰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