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NLR、PLR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引用本文:李岚荣,赵清林,李艳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NLR、PLR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2):309-311.
作者姓名:李岚荣  赵清林  李艳美
作者单位:柘城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南 商丘 476200
摘    要: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进行BMD检查的166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依据BMD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对照组(60例)、骨量减少组(55例)、骨质疏松组(51例).BMD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进行测定;采用日本Sysmex 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计算两组外周血NLR、PLR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外周血NLR、PLR水平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腰椎、髋部BMD均依次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血小板、NLR、PLR均依次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外周血NLR、PLR水平与腰椎、髋部BMD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LR、PLR均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5),BMI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与绝经后妇女骨量正常者相比,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外周血NLR、PLR水平较高,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年龄、NLR、PLR均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是保护因素,可能为预防、诊断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提供参考.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