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体肝癌和癌周宿主肝甲胎蛋白免疫酶标记定位及其形态学观察(摘要)
引用本文:何德华,戴益民,蒋景涛,陶文照,黄宏伟,吴高德,彭宝珍,郑璧如.人体肝癌和癌周宿主肝甲胎蛋白免疫酶标记定位及其形态学观察(摘要)[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1(3).
作者姓名:何德华  戴益民  蒋景涛  陶文照  黄宏伟  吴高德  彭宝珍  郑璧如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何德华,戴益民,蒋景涛,陶文照,黄宏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四室 (吴高德,彭宝珍),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四室(郑璧如)
摘    要:近年我们用间接免疫酶标抗体技术,对22例外科手术切除的人体原发性肝细胞癌标本进行了有关甲胎蛋白(AFP)的组织内定位及其在光学显微镜的形态学观察研究。其结果: 一、AFP主要存在于部分肝癌细胞和癌周宿主肝细胞原浆中。阳性颗粒在细胞浆内的分布可分四型,多数弥漫分布,少数局限分布,或呈胞膜型和核周型。含AFP的肝癌细胞或宿主肝细胞在组织中多呈散在随机分布,但密度不一,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以癌组织的周边及靠血窦的癌细胞染色较强,酶标阳性颗粒也较粗大、清楚。癌周宿主肝组织亦以小叶外周或肝内静脉分支周围的细胞较为突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