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胫神经近端肌支转位修复腓深神经的可行性研究
引用本文:蔡雨卫,侯春林.胫神经近端肌支转位修复腓深神经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1):58-62.
作者姓名:蔡雨卫  侯春林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摘    要:目的探讨胫神经近端肌支转位修复腓深神经的可行性,为手术治疗高位腓总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8具新鲜冷冻尸体双下肢标本以及由3例高位截肢术患者自愿捐赠的新鲜下肢标本(左侧2具、右侧1具),解剖腘窝部各神经,测量胫神经3条运动分支(比目鱼肌支和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长度、直径及其发出点至腓总神经分支点的距离,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长度及直径,评价各条运动支与腓深神经束行无张力吻合的可行性。切取以上神经分支行HE及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观察,计数神经纤维。结果大体解剖观察示,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及比目鱼肌支发出点至腓总神经分支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71.44±2.76)、(75.66±3.20)、(67.50±3.22)mm;以上各分支以及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长度分别为(31.09±2.01)、(38.44±2.38)、(59.18±2.72)、(66.44±2.85)mm,直径分别为(1.72±0.08)、(1.88±0.08)、(2.10±0.10)、(2.14±0.12)mm。组织学观察示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比目鱼肌支、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运动神经纤维数分别为(2 032±58)、(2 186±24)、(3 102±85)、(3 512±112)根。比目鱼肌支直径以及运动神经纤维数与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相似(P0.05),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P0.05)。结论胫神经腘窝部3条运动神经分支均可直接转位吻合腓深神经无损伤分离束修复高位腓总神经束损伤,其中比目鱼肌支为首选供体神经。

关 键 词:神经转位  腓总神经损伤  胫神经分支  下肢神经功能重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