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药物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研究(I)——小鼠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引用本文:梁爱华,李春英,易艳,赵雍,王云庭,李桂琴,叶祖光.药物类过敏反应的临床前评价方法研究(I)——小鼠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的建立和验证[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3):1865-1870.
作者姓名:梁爱华  李春英  易艳  赵雍  王云庭  李桂琴  叶祖光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14B05);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1-005,2009ZX09502-001)
摘    要:目的:建立适用于注射剂类过敏评价的动物模型。方法:小鼠一次性静脉注射含0.4%伊文思蓝(EB)的受试物,以耳廓蓝染发生率和伊文思蓝渗出量作为类过敏评价指标。结果:小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NS)、5%葡萄糖注射液(Glu)后,未出现耳廓蓝染,说明无类过敏反应发生。阳性对照物质组胺和Compound 48/80均具有明显的致类过敏反应,可造成耳廓明显蓝染和EB大量渗出。采用临床上可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多种中、西药注射剂验证了本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与临床一致。结论:小鼠类过敏反应评价方法敏感、可靠,与临床一致性好,适宜于注射剂临床前类过敏反应评价、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检测、上市产品抽验、致敏原筛选、类过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以及类过敏防治方法研究等。

关 键 词:类过敏反应  注射剂  不良反应  动物模型
收稿时间:5/3/2012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