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管内皮抑素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金万,杨林,王竞.血管内皮抑素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03(3):103-107.
作者姓名:王金万  杨林  王竞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摘    要:血管内皮抑素(ES)为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诱导其凋亡,发挥抗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ES在肿瘤模型中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无宿主毒性,也未产生抗药性.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ES剂量达到600mg/(m2·d)时,仍未发现最大耐受剂量(MTD).ES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ES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稳态血药浓度(CmaxSS)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ES的清除不随给药剂量、体表面积的变化而变化.Ⅱ期临床开放性研究表明,ES对于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有效.ES皮下给药剂量为60mg/(m2·d)或90mg/(m2·d)时,2例(2/37,5%)患者达微效(MR),23例(23/37,62%)病灶稳定(SD).ES的中位治疗时间为24周,中位随访时间是35周,肿瘤进展中位时间(TTP)是39周.目前尚未见有关ESⅢ期临床报道.ES是非常有前途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关 键 词:内皮抑素  血管生成抑制剂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