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蔡李芬,朱晓萍,唐婕,朱娟英.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2021,43(6):582-588.
作者姓名:蔡李芬  朱晓萍  唐婕  朱娟英
作者单位: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
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8PY070)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SLN转移患者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建立SLN、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542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LN转移的危险因素、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肿瘤大小、脉管癌栓(LVI)、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均是影响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病理类型、LVI、SLN转移数均是影响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肿块位置、乳房手术方式、组织学分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细胞增殖指数(Ki-67)、分子分型均与SLN转移、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肿瘤大小(OR=2.12,95%CI:1.12~3.57,P<0.01)、LVI(OR=3.77,95%CI:1.94~7.31,P<0.01)是影响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浸润性导管癌(Non-IDC)(OR=7.20,95%CI:1.48~34.94,P<0.05),SLN转移数≥3枚(OR=10.74,95%CI:1.80~64.07,P<0.01)是影响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理肿瘤大小、LVI可以作为预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SLN转移的指标;病理类型、SLN转移数可以作为预测SLN转移患者NSLN转移的指标。肿瘤直径大、伴LVI的乳腺癌患者应更加谨慎选择单纯行SLNB;有SLN转移的Non-IDC患者或SLN转移数≥3枚建议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