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食源性疾病监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感染特点及病原学特征,为科学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15-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霍乱弧菌,针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图谱分析以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收集1 105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的检出率为0.54%(6/1 105),霍乱毒素基因ctxAB均为阴性,血清学分型为非O1/O139型,其中5株霍乱弧菌携带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基因。菌株PFGE聚类分析结果和MALDI-TOF MS图谱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霍乱弧菌流行强度不高,但其感染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应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中得到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