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
引用本文:黄璟,谢洪.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3):180-181.
作者姓名:黄璟  谢洪
作者单位:北京成长时光儿科门诊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63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回顾性分析其发病原因,再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和综合组(35例),常规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听力和骨气导差变化、复发率。结果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因腺样体肥大和慢性扁桃体炎造成。综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33/35)高于常规组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60,P=0.0136<0.05)。治疗后,综合组患儿听力(20.1±2.0)dB HL、骨气导差(8.4±1.7)dB HL与常规组患儿听力(32.5±2.1)dB HL、骨气导差(12.7±1.5)dB H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166、10.5042,P<0.05)。常规组复发率27.86%(5/28)高于综合组的2.8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8,P=0.0438<0.05)。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因为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造成,给患儿用综合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听力及骨气导差,且复发率低。

关 键 词:分泌性中耳炎  发病原因  治疗方案  临床效果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