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孤独症儿童的生物学因素及家庭因素分析和多学科训练
引用本文:周翔,曾淑萍,邬友昌,李京,林晓虹,方苗,杨海虹.孤独症儿童的生物学因素及家庭因素分析和多学科训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62-63.
作者姓名:周翔  曾淑萍  邬友昌  李京  林晓虹  方苗  杨海虹
作者单位: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行为中心,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摘    要:目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儿童孤独症已成为儿童心理疾病的第一大疾病,目前中国对孤独症的诊断和治疗的专业机构不多。探讨孤独症的病因、诊断、训练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1—11/2004—05,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确诊并建立完整病历档案资料的86例儿童孤独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病历主诉、发病年龄、确诊年龄、辅助检查作统计分析,并对其中55例患儿的训练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孤独症在生物学因素中存在的异常较普遍,尤其是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突出。病历主诉以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为主,脑部CT,EEG,BAEP和SPECT辅助检查中,SPECT异常检出率高,主要表现为大脑局灶性血流灌注量降低。确诊年龄晚于发病年龄29个月,多学科参与是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方法。训练患儿的有效率为100%,效果与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lt;0.01),年龄越小、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结论:异常妊娠史、出生史、家族史和父亲内向的性格特点与孤独症发病有密切关系;临床易误诊,以语言发育迟缓伴非言语性交流障碍为主诉的儿童应考虑孤独症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多学科参与的综合训练是目前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关 键 词:儿童孤独症  病例分析  综合训练  效果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